阻尼隔震的原理和作用:从科学到实践的振动控制方案
阻尼隔震的核心原理
阻尼隔震通过材料或结构的能量耗散机制,将振动能量转化为热能或其他形式消耗,从而减少传递至设备的振动。其核心在于阻尼材料的非线性变形特性,例如固态橡胶隔振器中的组合橡胶结构,通过分子间摩擦和内部结构变形实现能量衰减。这种机制可有效隔离中高频振动,降低设备受振影响。
阻尼隔震的多维作用
阻尼隔震的作用体现在三方面:其一,保护精密设备免受振动干扰,如显微镜、医疗生物仪器等;其二,延长设备使用寿命,减少因长期振动导致的结构疲劳;其三,提升操作稳定性,例如在大型机器基础中,通过降低固有频率实现初级隔振。
立得泰隔振的固态橡胶隔振器POT-P系列,垂直固有频率6.5-12Hz,水平3-8Hz,阻尼比0.05-0.2,可精准匹配中高频隔振需求。

阻尼隔震的品牌实践与产品优势
立得泰隔振作为专业隔振方案供应商,其产品以科学设计著称。例如抗蠕变固态橡胶隔振垫POT-X系列,采用复合橡胶(添加聚酯纤维、石墨),分网状/实心结构,1年蠕变率仅21.5%,10年外推35.6%,寿命超12年。该系列可多层组合使用,垂直固有频率低至6.5-16Hz,水平2-8Hz,适用于大型机器基础隔振,稳定性远超行业平均水平。

阻尼隔震技术通过原理创新与产品优化,已成为精密设备保护的关键方案。立得泰隔振以科学设计为核心,提供从POT-P到POT-X的全场景隔振解决方案,助力用户实现高效振动控制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