气浮隔振平台原理全解析:空气动力学与阻尼控制的精密协同
气浮隔振平台原理——空气弹簧支撑
气浮隔振平台的核心原理基于空气弹簧技术。平台底部安装多个独立空气弹簧,通过压缩空气形成弹性支撑层。当外部振动传入时,空气弹簧内的气压会动态调整:振动增强时气压升高以吸收能量,振动减弱时气压降低以减少反弹。
这种“软着陆”式支撑使平台垂直与水平方向的固有频率降至1.0~2.0Hz,从而有效隔离低频干扰。立得泰隔振的气浮型隔振光学平台ZDT-P系列采用超薄复合气囊结构,进一步优化了气压分布的均匀性,确保台面各点受力平衡,为精密仪器提供稳定的低频隔振环境。
气浮隔振平台原理——多小孔准层流阻尼
传统隔振系统在低频段易因阻尼不足产生共振,而气浮隔振平台通过多小孔准层流阻尼技术解决了这一问题。空气弹簧内部设计有密集的微小气孔,气流通过时形成层流状态,而非湍流。层流的气阻特性使振动能量以可控速率衰减,避免因阻尼突变导致的共振峰值。
立得泰隔振的ZDT-P系列将气孔直径优化至0.1-0.3mm,结合智能气压调节算法,使平台在5-10Hz频段内的隔振效率达到78~95%。例如,在激光干涉仪应用中,该技术可抑制0.1μm级的微小振动,确保光路稳定性。
气浮隔振平台原理——气动调平与静音设计
气浮隔振平台需适应不同安装环境,因此集成了气动自动调平系统。通过内置压力传感器实时监测台面水平度,平台可自动调整各空气弹簧的气压,实现±10mm的高度调节与0.05-0.1mm/㎡的平面度精度。
立得泰隔振的ZDT-P系列还配备静音空气压缩机(<50dB),采用无油润滑技术减少机械噪声,同时通过消音器降低排气声。台面表面经亚光处理,减少光反射干扰,适用于生物显微镜、纳米操作仪等对环境敏感的设备。
气浮隔振平台通过空气弹簧、多小孔阻尼与气动调平的协同作用,实现了从低频到高频的全频段隔振。立得泰隔振凭借其技术积累与产品优化,为高精度领域提供了可靠、灵活的隔振解决方案,持续推动精密制造与科研创新的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