被动隔振光学平台选型:从结构到参数的精密防振方案

被动隔振光学平台选型:从结构到参数的精密防振方案

被动隔振光学平台的工作原理

被动隔振光学平台是一种通过物理结构设计,无需外部动力即可有效隔离环境振动的专业设备。其核心原理是通过阻尼材料、弹性结构或空气弹簧等组件,将振动能量转化为热能或弹性势能,从而减少振动对平台上精密仪器的干扰。

被动隔振光学平台结构类型

立得泰隔振作为专业隔振光学平台供应商,提供多场景适配的被动隔振方案:

固态隔振光学平台POT-P系列:采用宽带阻尼台板与剪切型橡胶隔振结构,垂直/水平固有频率6.5~12Hz,适用于显微镜、医疗生物等对振动要求较低的场景。

固态隔振光学平台POT-P系列

气浮摆杆型隔振光学平台ZDT-B系列:气浮摆杆结构将水平固有频率降至1.0~1.5Hz,隔振效率达86~99%,为激光干涉、纳米测量等高精度场景提供超稳定环境。

气浮摆杆型隔振光学平台ZDT-B系列

空心圆锥隔振光学平台POT-G系列:空心圆锥橡胶隔振结构兼顾性能与成本,垂直/水平固有频率4.0~8.0Hz,满足激光扫描、全息曝光等中等精度需求。

空心圆锥隔振光学平台POT-G系列

被动隔振光学平台性能参数

被动隔振平台的性能需通过多项指标综合评估。立得泰隔振产品以高精度调平、低表面粗糙度为核心优势:

1、平面度与粗糙度:台板平面度控制在0.05-0.1mm/㎡,表面亚光处理且粗糙度0.8-1.6μm,避免光线反射干扰。

2、调平能力:支持±10mm手动或气动调平(如气浮摆杆型隔振光学平台ZDT-B系列),确保设备在复杂地面环境下仍能保持水平。

3、维护便捷性:蜂窝或超导磁隔振台板结构稳固,长期使用无需频繁校准,降低运维成本。

被动隔振光学平台是精密仪器稳定运行的“幕后英雄”。立得泰隔振通过结构创新与参数优化,被动隔振技术已能覆盖从基础实验到尖端制造的场景需求。未来,随着材料科学与气动技术的进步,被动隔振平台的性能边界还将持续拓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