橡胶隔震支座包括哪几种类型:从结构到应用的抗震守护方案

橡胶隔震支座包括哪几种类型:从结构到应用的抗震守护方案

在建筑抗震领域,橡胶隔震支座通过柔性隔离层减少地震能量传递,成为保护结构安全的核心装置。根据材料与功能差异,橡胶隔震支座主要分为以下三类:

普通橡胶隔震支座:基础支撑型

  普通橡胶支座由多层橡胶与薄钢板交替硫化而成,钢板提供竖向承载力,橡胶层赋予水平弹性变形能力。其竖向刚度大,可承受建筑物自重与活荷载;水平刚度低,允许地震时产生较大剪切变形,隔离水平地震力。但天然橡胶阻尼小(约0.03-0.05),需配合阻尼器使用。常见于中小跨度桥梁与低层建筑。

铅芯橡胶隔震支座:复合耗能型

铅芯橡胶支座在普通橡胶支座中嵌入铅芯,利用铅的塑性变形能力增强阻尼。铅芯在地震时通过剪切变形耗散能量,同时提高支座初始刚度,防止风荷载或微震下的过度位移。其阻尼比可达0.2-0.3,兼具支撑与耗能功能,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与重要基础设施。

高阻尼橡胶隔震支座:材料创新型

高阻尼橡胶支座通过在天然橡胶中添加石墨或高分子聚合物,大幅提升材料内阻尼(阻尼比0.1-0.15)。其无需额外阻尼器即可独立工作,且耐久性优于铅芯支座,避免铅污染风险。

例如,立得泰隔振推出的变阻尼隔振脚座ZDT-J系列,采用优质合成橡胶与金属件制造,外置调节阻尼器可灵活设定阻尼,有效降低共振风险;底板配防滑胶垫,安装便捷,无需固定即可变换位置。其多层复合橡胶气囊提升气密性与耐疲劳性,双气室结构通过阻尼孔调节产生阻尼力,变阻尼比0.05-0.3,适用于精密仪器、激光光学等高精度场景。

变阻尼隔振脚座ZDT-J系列实物图

作为精密隔振领域的标杆,立得泰隔振还提供高阻尼橡胶隔振平台,采用纳米级复合材料与蜂窝内芯结构,在光学设备、半导体制造等场景中实现95%的振动隔离率,确保微米级加工精度。

橡胶隔震支座通过材料与结构创新,已形成从基础支撑到智能耗能的完整体系。随着石墨烯增强橡胶与自复位合金的应用,未来隔震技术将向更高效、更环保的方向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