隔振平台原理解析:从光学平台台板到精密隔振的技术逻辑

隔振平台原理解析:从光学平台台板到精密隔振的技术逻辑

隔振平台原理之台板设计:光学平台物理稳定的基石

隔振平台的核心在于通过台板结构与隔振装置的协同,阻断环境振动对精密设备的干扰。立得泰隔振的蜂窝内芯光学平台台板MOT-F系列采用430不锈钢面板与梯形薄钢板蜂窝芯板复合设计,通过蜂窝型内芯的轻量化结构和宽带阻尼特性,有效抑制台面共振。

这种设计使振动能量在蜂窝结构中快速耗散,配合完全密封的无焊接孔结构,避免了传统台板因应力释放导致的长期变形,为光学实验、精密检测等场景提供了稳定的物理基础。

蜂窝内芯光学平台台板MOT-F系列实物图

隔振平台原理之控制逻辑:从被动阻尼到主动控制

隔振平台的隔振逻辑分为被动与主动两类。被动隔振依赖材料阻尼(如MOT-F系列的蜂窝芯板)和空气弹簧的弹性形变,通过衰减高频振动实现基础隔振。而主动隔振则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振动信号,驱动电磁作动器反向补偿。

例如立得泰隔振的LVH-T15重载型主动隔振平台,采用四级空气弹簧与电磁作动器复合技术,可针对1-200Hz全频段振动进行六自由度抑制,尤其对0.5-5Hz的低频建筑摇摆干扰(如地铁运行、行人走动)的衰减效率超过90%,30ms内即可完成阶跃扰动抑制。

LVH-T15重载型主动隔振平台实物图

立得泰隔振的解决方案:场景化隔振平台原理的实践

针对不同精密设备的需求,立得泰隔振提供了差异化产品。MOT-F系列台板凭借低粗糙度(<2µm/m²)和0.05-0.1mm/m²的抗变形能力,成为激光干涉仪、显微镜等设备的理想载体。

而LVH-T15平台则专为TEM/SEM设计,500kg超大承载能力与在线模态分析功能,可显著提升冷冻电镜分辨率和FIB束流稳定性。其低频衰减>35dB@5Hz的性能,在半导体检测、生命科学等重载场景中展现出不可替代的优势。

从台板材料到主动控制技术,隔振平台的原理本质是“结构-能量-控制”的三重协同。立得泰隔振通过MOT-F系列台板的被动阻尼优化与LVH-T15平台的主动全频段抑制,为精密设备提供了从基础支撑到动态补偿的完整解决方案,成为光学、电镜、半导体等领域稳定运行的关键保障。